咨询热线 0551-63366787

“皖”字品牌怎样增加含金量

2012-05-24 发布       575 次阅读

    打响品牌知名度之后,如何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不少企业待翻越的又一座山——

    亮出自主品牌

    2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由于入选产品均属自主品牌汽车车型,被视为给自主品牌车企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政府力挺国产车,不但可以扩大自主品牌汽车在政府采购市场上的份额,促进自主品牌中高端产品的发展,更是释放出一种信号,激发民众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民族自豪感,使自主品牌获得更多的市场信心。

    自主品牌的突围,不仅发生在汽车行业,家电行业同样如此。对自主品牌加强扶持、培育,不仅可以从国家政策中读出,更是企业谋求发展的自身需求。 2011年11月,在第五届中国(合肥)家博会上,合肥三洋召开正式推出“帝度DIQUA”新品牌发布会,这标志着一直以“三洋”这一单品牌运作的合肥三洋将由此进入多品牌经营的新时期,更标志着国内家电合资公司首次亮出了自主品牌。 

    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之一的合肥市,虽然家电品牌高度聚集,但真正叫得响的本土家电品牌却不多。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通过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实现了完整的产业链,在经验、资金、技术、市场和人才等方面也有了深厚积累,具备了推出自主品牌的所有支撑要素。

    2011年10月,海尔集团与日本松下集团达成购买三洋电机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白色家电制造与销售权的最终协议。尽管已获得了商标许可使用权的延期,但这一变数仍使“合肥荣事达三洋”加快了打造自主品牌的步伐。 2012年2月22日,该公司年产400万台冰箱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企业倾力打造的自主高端品牌帝度冰箱与全球经销商见面。

    “要全面走向国际,必须打造自己的高端品牌。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拿出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来进行自主品牌的创建,推进多品牌、多品类经营的提升,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合肥荣事达三洋董事长金友华肯定地说。 

    谋划转型升级 

    从传统生产型企业,一步跨入一流企业,难度可想而知。华祥集团便采用了抓大放小的“迂回战术”,一改过去产品门类众多、面面俱到,但低端、粗放的做法,转而主攻气缸套、铝活塞、曲轴等少数几个产品。从打响“白兔湖”品牌入手,2005年申报成为安徽省著名商标,2008年获批中国驰名商标,从而跃升为知名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生产企业。目前企业已参与数项全国性的标准制定,并申报了多项专利。

    “打造品牌切忌好高骛远。 ”肥西老母鸡集团董事长束从轩认为,任何一个品牌都有老化固化的过程,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抓住契机转型升级,方可使整个企业在产品品质、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上大幅提升。 

    品牌是转型发展的利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指出,我省在品牌发展方面有着很好的基础,既有一些过去老品牌的整合,也有像奇瑞这样新品牌的崛起。在全面转型过程中,要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还要增强紧迫感。

    实践证明,消费者不会根据知名与否做选择,而是根据对谁的品牌更有好感做选择。省社科院有关专家分析说,从规模上讲,品牌规模做大是个极为漫长的征程。从结构上看,深层次矛盾凸显,主力产品价值感丧失,结构类新产品“昙花一现”,表现乏力,导致品牌消耗了大量资源用于结构提升,但结果不尽如人意。而从形象层面看,消费者的审美疲劳容易对品牌认知逐渐老化,给品牌建设带来巨大风险。再加上对品牌价值评价不断固化,企业品牌战略僵化造成对品牌形象系统维护的匮乏等,都会导致品牌影响力的衰退。 “扬子”冰箱、“芳草”牙膏等安徽名牌盛极而衰的例子,值得深思。

    打造差异化优势

    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主体,企业该怎样令已打响的品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果企业想突围、胜出,就一定要在产品上下功夫,而且在产品技术的创新角度,要体现出产品的后发优势。 ”合肥三洋副总裁章荣中说,在未来,合肥三洋将实行两大战略,一个是相关多元化和同形多元化,多品类的拓展,还有一个是新品牌的导入,推出新品牌后,未来一定阶段内会进行多品牌的运作。最核心的战略是打造技术和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以技术驱动整体持续增长,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迎合市场的消费升级。

    业内人士指出,品牌价值提升需要一套系统的、全方位的、体系化的战略思考和策略布局。当前,主力产品的价值感下滑以及结构类新产品的存活率与成功率不高是很多品牌亟待解决的两个问题。企业要在维护品牌亲近感的同时保持新鲜感、时代感,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统一。

    “打造品牌企业的落脚点应该在产品质量上。 ”束从轩说,一个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消费者的忠诚度都靠产品质量支撑,一旦产品质量跟不上,消费者立刻就会“用脚投票”。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也不可或缺。省质监局质量管理处处长江家如说,皖江示范区建设等重大经济发展规划都对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名牌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各市全部制定了名牌战略实施规划,出台了名牌扶持政策,对获得安徽名牌的企业,给予2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奖励,为名牌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证。

    营销创新也是打造差异化优势的关键。 “要善于利用网络把品牌推得更远,将品牌融入消费者生活,成为品类的代表,并在营销细节上下足功夫,品牌就一定能快速提升。 ”业内人士说。